台州探索数字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
  • 当前位置: 首页    信用应用

      近年来,台州市立足于本地实际,以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核心,探索以涉农信用信息数据跨部门共享与多主体多维度信用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台州市以改革创新思维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主要依托线下数据的农村“三信评定”常态化工作基础上,探索线上化、轻量化的数字赋能有效方式,持续推进线上线下数据相融合,持续加强数据的挖掘应用。

      部门协同,实现多平台数据共享融合

      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牵头作用,对接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涉农部门,实现数据跨部门共享交互。通过数据接口调用方式实现各平台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融合,解决数据权属障碍和信息安全障碍两大问题。依托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模型实验室,为涉农金融机构提供脱敏后的建模专用数据库以及建模环境,使其可将线下尽调数据导入模型交叉验证信息,完成对农户更完整的信用画像,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截至10月末,全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数据接口对接等方式,采集专业合作社1.64万家、家庭农场8081家登记信息,可调用110.84万农户的家庭资产负债数据49.44万条。

      场景驱动,多主体多维度刻画涉农主体信用画像

      以应用场景驱动,分别对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维度的信用评价,刻画其信用画像。

      针对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创新“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评价方式,制定《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参考标准》,明确固定资产、权益类资产、活体资产等六大类25项资产端内容,以及银行借款、民间借贷、其他负债等四大类14项负债端内容,并对各类资产建立评估测算公式,推动各金融机构建立适合自身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估模型。

      针对农业创业人才的经营性贷款,创新“农创客”评价方式,考察其相关经营主体的资本实力、运行能力、盈利能力、偿付能力、发展潜力5大维度,并综合考量行业、技能、学历等指标,智能评定农业创业人才的发展状况与潜力,动态监测其风险状况。

      针对规模较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的融资,创新“农村小微经营主体资金流量”评价方式,重点考察涉农经营主体的经营性和非经营性收入、支出情况,同时综合考量其资产、负债和负面信息,以刻画资金流动性状况和风险来对其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评价。

      在上述多主体多维度信用评价的基础上,凭借各个涉农数字化应用场景,针对不同的涉农主体的融资需求,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特色融资产品,如杨梅贷、西瓜贷、粮食贷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精准度。

      台州市通过不断拓展涉农信用信息数据的维度和融合渠道,不断迭代升级涉农主体的信用评价模式,持续加强数字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破解涉农信息不对称难题,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成效明显。

      一是缓解了融资担保难题。通过将技能等因素纳入信用评价考量,强化涉农主体提升自身素质的意识,促进金融机构将原先23.26亿元农户担保贷款转为纯信用贷款,缓解农户和银行之间的互保问题。

      二是提升了授信额度。通过将经济合作社股权、海域使用权等权益类资产,以及种植物等活体资产纳入资产端,扩大资产范畴,促使农户提升人均授信额度16.26万元。

      三是提高了融资对接效率。通过涉农数字化应用融资对接功能模块,促成银农双方供需线上对接,提高融资效率。如仙居县依托“亲农在线”应用推出“杨梅贷”特色产品,为1570户农户发放贷款2.03亿元。金融机构将查询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涉农数据纳入贷前、贷中、贷后信贷流程,助力线下涉农贷款审批效率提高,截至2022年10月末,通过平台有效查询助力涉农主体融资,发放农户贷款3579.46亿元。

      四是降低了贷款成本。金融机构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查询涉农数据,逐步改变原先金融机构线下“走村串户”贷前调查耗时长、次数多、成本高的状况,“线上+线下”数据融合,节省了贷款成本,降低了贷款风险,一定程度能够转化为涉农贷款的利率优惠,提高广大涉农主体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