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纾困专题③ | 优化政务服务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湖州
  • 当前位置: 首页    信用应用

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浙江省各地积极运用信用手段助力企业纾困,充分发挥信用在退税减税降费、资金融通、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为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湖州:信用监管赋能农民工保证金改革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没想到信用好,就能免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给我们减轻了不小的负担。”6月8日,浙江某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春平告诉记者,今年不用再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这笔钱可以用于企业生产建设。该企业近年来无建筑市场违法违规、无拖欠农民工工资、无建设工程领域不良行为记录等行为,属于信用良好企业,符合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免缴资格。

  受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上游欠款可能引发下游欠薪风险加大。在此背景下,既要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又要激发企业活力,湖州市将建筑领域的行业信用监管运用到农民工保证金制度中,探索解决“保薪”和“减负”的矛盾。

  一是创新缴款制度,减轻企业资金负担。2020年出台《湖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保证金“一件事”改革工作方案》,信用良好及以上且未纳入建筑施工领域严重失信名单企业可免缴农民工保证金。对虽未达免缴条件,但两年内“无欠薪”、六项制度落实到位且未发生农民工上访讨薪的企业,全额返还已缴纳的农民工保证金。此外,增设工程保函缴纳形式以替换现金缴纳保证金,缴纳额与企业信用等级挂钩,进一步减轻诚信企业缴纳压力。

  二是实施信用承诺,优化企业办理手续。推行建筑施工企业“无欠薪”信用承诺制度,对符合免缴条件的信用良好企业,可通过签署信用承诺书的“一件事”办理形式替代线下提交资金证明等书面材料的手续,为诚信企业畅通办事流程。目前,累计签署公示信用承诺书460余份。建立违反信用承诺的免缴企业取消享有信用激励资格的动态清出机制,加强企业守信践诺意识。

  三是分级分类监管,保障民工权益。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行业信用评价及“无欠薪”制度落实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分别采取免缴、缴纳可返还、正常缴纳、多倍缴纳等差异化措施,并与日常监督检查的频次相挂钩。截至目前,监督检查“双随机、一公开”信用应用规则率达到100%,累计排查项目3500余个次,共查处欠薪案件4起,罚款14.8万元,限制销售1起,约谈企业310余次,公开通报企业30余家。

  截至上半年,全市享受免缴的建筑施工企业465家,免缴金额累计2.7亿元;享受缴纳可返还的企业441家,已退还保证金共计2.6亿元。信用承诺替代证明已对免缴企业实现100%全覆盖。免缴企业由原先的5个工作日多次线下递交书面材料的审批办理优化至以承诺替代证明的“零跑腿”线上当日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