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浙江省信用办、省信用中心组织召开全省信用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总结交流近期全省信用建设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阶段信用建设重点工作。衢江区营商办、杭州湾信息港、义乌市信用中心、富阳区东洲街道、遂昌县等5个试点单位作典型发言。
2021年以来,遂昌县坚持以数字化信用赋能基层治理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以“信用+乡村治理”为主题的“信用乡村”场景应用,深度探索乡村“四治”融合的治理格局。
✦ 建立1张任务清单 以“信用”小切口深度融合“乡村治理”大场景为任务定义,梳理出“信用综合评价”等3项一级任务,并逐步拆解至成14项二级任务,颗粒化至20项三级任务。 ✦ 构建1套指标模型 以省公共信用数据为支撑,以乡村治理为重点,构建遂昌县个人信用积分体系——“遂心分”。同时在村级治理维度充分给予各村自主权,根据各村特色发展、治理重点等实际需求,由各村自行挑选治理赋分指标,从根本上激发基层推动“信用+乡村治理”试点建设的内生动力。 ✦ 制定1套协同机制 全面充实信用遂昌建设的组织领导保障,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长等4名县领导任副组长,37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基本涵盖与信用建设有关的部门和单位。横向联动20个乡镇(街道)、3家金融机构、5家企业,纵向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同步延伸至村组户人。 ✦ 集成1个信用专题库 依托省、市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汇聚省公共信用分、欠缴、基层治理、村民反馈等7个方面55项数据,集成遂昌县信用乡村专题库,将数据脱敏后共享至基层治理四平台等系统,为场景应用的服务端和治理端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02 场景搭建及应用 ✦ “遂心分”一键查询子场景 建立信用主体个人信用档案并定期更新,村民可通过“信用乡村”应用查看个人“遂心分”相关数据。 ✦ 治理事项一键反馈子场景 村民通过“我要反馈”模块进行拍照反馈。系统后台管理员审核后,可对行为主体进行5-40分的加扣分。 ✦ 村干部一键巡村子场景 村干部通过“干部巡村”模块对发生的行为进行拍照,并利用村民门前“遂心分”二维码直接上传对行为人进行加扣分,提高乡村治理监督力量。 ✦ 事件上报基层治理四平台子场景 在数据流转上,管理员将反馈事件审核后一键上报至基层治理四平台,实现事件标准流转处置,并将结果反馈至“信用乡村”后台。 ✦ 行为事项一键申诉子场景 村民可对公布的积分数据存疑的具体事项进行一键申诉,村后台管理员在与行为人核实具体情况后对行为人信用积分做出对应调整。 ✦ “信用治理一张图”子场景 依托场景应用建立的信用数据库,打造场景应用内的数据看板,同步支撑全县未来乡村试点村的数字乡村系统。 ✦ 信用+金融服务子场景 在全县推行“遂心分”联名卡,按照信用主体信用星级享受不同权益,进一步推动信用服务于农村资金融通。 ✦ 信用+积分兑换子场景 重点聚焦乡村中老年群众生活需求,在应用内设置“兑换商城”模块,同步在全县201个行政村开展实物兑换。 ✦ 信用+便利生活子场景 信用主体按照信用星级享受差别化的优惠便利,让“信用有价”落地生根。 03 主要成效及亮点 ✦ “信用+”描绘个人“信用画像”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将社会的公序良俗、文化道德等与乡村治理全面融合,建立了以“遂心遂愿”美好生活为内涵的“遂心分”信用积分体系,更加精准的实现对村民“信用画像”和数据动态管理,实现衔接村民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信用+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和运行。 ✦ “信用+”构建精准服务场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着重谋深做实推进了普惠金融、生活便利等公共服务资源要素向村级信用优秀主体倾斜,探索建立了以信用为载体的全链条、全时空、全方位的可视化乡村数字化治理途径。如在金融服务上,自去年11月与宁波银行联名发行“遂心卡”以来,已有1437名村民办理“遂心卡”,为1168名村民授信9211万元,累计发放信用贷款3121万元。 ✦ “信用+”重塑四治融合社会格局推动乡村和美共富发展 将机制创新、流程再造、业务重塑作为乡村治理模式和“治道变革”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级自治的积极性,让民心得以更加凝聚,让核心价值观实践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