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新的五年规划也呼之欲出,这是一个具有承上启下意味的重要节点。
展望今年全国两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如何进一步发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将成为信用领域各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时间”正式开启,源点信用系统梳理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将带来的信用方面建议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钟铮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加快构建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政策体系,助力内外贸一体化”的建议,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政策促进内贸险发展;引导保险公司加大资源投入,通过政策支持降低服务机构成本,提升对内贸险的承保能力和专业性;优化政策引导,提升企业参保积极性,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积回表示,今年他关注两个方面的话题:一是强化中小企业主个人信用的维护,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并促进消费市场;二是加强国家品牌战略的宣传,提振消费市场对国产品牌的信心。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全联并购公会常务会长、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树奎提出,支持第三方开发的农村数字财税平台与国家相关平台,如农业农村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地方政府农村产权交易系统对接,将专业服务的数据汇聚到国家平台,统一存储,统一数据标准。“这便利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类特殊法人的财务规范和资产运营,可利用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实现阳光财务、完善基层治理,并协同支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建议,要引导全社会建立起基于能力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监管保障机制,又要加强对就业歧视行为的整治。建立“学历歧视”投诉举报机制,劳动监察部门积极承担监察主体责任,设立专项监督平台,对涉嫌歧视的招聘信息进行筛查、约谈和公示,对屡犯不改的企业纳入征信记录。
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建议,对储值消费企业根据行业风险与企业规模,设定差异化准入条件,对其主要股东、法定代表人的征信状况设定相应要求;强化退出责任追究,在经营状况恶化、考虑终止营业时,必须提前一定周期向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剩余预付资金的善后处置办法。
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今日智库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庭林建议,评审机构建立民营企业信誉评估体系,在审核企业所属的申报人员资格时,综合考虑该企业的规模、经营状况、纳税记录、社会信誉等因素,对于信誉良好、实力较强的企业,给予其申报人员更多信任。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提出,加大对金融科技的研发投入,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升级。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中的交易数据、物流数据、企业信用数据等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海天集团董事长费功全建议,税务部门可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科学引导企业养成依法诚信纳税的自觉,进一步推动产业扶持、技术创新、绿色低碳、税费减免等政策落到实处,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恒通动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班组长李玉梅提出,期待更多惠企利民的好政策精准落地,更多民营企业取得更大发展,让合规经营、诚信纳税成为行业信条、社会共识。